咨询热线

13564678824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零碳园区落地难?EMS 平台全场景发力,监控到碳管一步到位!

零碳园区落地难?EMS 平台全场景发力,监控到碳管一步到位!

更新时间:2025-08-2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8

随着气候变化引发的**天气事件愈发频繁,生态环境危机不断加剧,传统化石能源体系的种种弊端也日益暴露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全球经济发展模式正加速向绿色转型,零碳政策随之应运而生。

这一政策的意义深远:它不仅是应对当前气候危机的迫切需要,更是推动能源体系重构、实现经济绿色跃迁的关键举措。同时,零碳政策还关系到国际竞争中的战略主动权,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。

政策背景

wKgZO2ie5DWAUfUcAAM1PMfdlpk646.png

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,科学有序推进园区绿色低碳转型,国家发改委印发《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》,部署园区低碳化、零碳化改造工作。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积极响应政策要求,依据***零碳园区建筑指标体系,结合《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》,创新研发零碳园区智慧解决方案。该方案通过构建精准化能源计量体系、智能化微电网调控系统和多维能效分析平台,实现园区碳排放全景监测、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和能效管理科学决策,以数字化、可视化手段赋能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,为企业和园区实现"双碳"目标提供有力支撑。

wKgZPGie5FGALGHwAAIgkgvxDkY730.png

产品种类

AcrelEMS 企业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,以 “实时感知、智能调度、全景协同" 为核心,实现对分布式电源、市政电源、储能系统、充电设施及各类交直流负荷的***管控 —— 从运行状态实时监视,到负荷智能预测、能源动态调配,再到策略自主优化,构建起覆盖微电网从高压到末端配电的完整管理闭环。

平台深度融合多类子系统解决方案,包括能源物联网云平台、电力运维云平台、智慧消防云平台、能源综合计费管理平台等,同时涵盖电力监控、微电网能量管理、智能照明控制、电能质量治理等细分领域,全面覆盖企业微电网的发电、配电、用电、安防等各个环节。

wKgZPGie5IaAPQblAAGUeYfj4EI206.png

通过 “精准感知 + 边缘智能 + 智慧运行" 的一体化架构,AcrelEMS 不仅满足企业对能效管理数字化、源荷互动智能化、全景分析可视化的核心需求,更能为企业微电网打造安全、高效、低碳的智慧运行生态,让能源管理从 “被动响应" 转向 “主动优化"。

平台架构

系统通过以太网或 4G 与本地系统及平台通讯,本地系统建于客户工控机,平台部署在云服务器或客户自有服务器,用户凭权限可在联网处通过网页、手机 APP 访问操作。

采用 B/S+C/S 架构,兼容单站点与多站点接入,分三层:

设备层:联网的计量、保护、控制等传感器,含充电桩、电表、逆变器、储能柜等。

平台层:含智能网关、交换机等,网关支持多通信规约,可采数、转规约、存数,断网时本地存数,恢复后续传;站控层用标准以太网及协议,能自动执行削峰填谷、新能源消纳等策略,实现源网荷储协同;平台可本地或云部署,含应用、WEB、数据服务器。

应用层:有综合能效管理、微电网智慧管理、碳管理可视化等核心模块,对内实现微电网监管、能效分析、碳排放统计等,对外辅助参与需求响应和电力市场交易,助力零碳目标达成。

wKgZPGie5MKATVR9AAKRi0O_luc815.png

解决方案

1、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系列

10kV 电压等级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,需按配电网接入要求配置多种设备: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****,像线路保护、安全自动装置、防孤岛保护(含防逆流)、UPS 电源等都在其列;为达成调度自动化,远动系统、对时设备及安全防护装置****;要做好系统电量统计,关口计量表、并网电能表、自用电计量电能表及采集终端等电能计量装置得配齐;而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则是满足并网电能质量要求的关键;此外,还需搭建整个光伏系统的通信设备,以保障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和可管理。

电气监控室,需配置一套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,它借助通信管理机及网络交换机,实时采集微机保护装置、电能质量监测、计量、远动系统等二次设备的数据,从而实现对各区域光伏发电系统的全面监控与自动化管理。同时,监控室还得配置通信系统、对时系统、远动系统,以满足系统内部通信及与上级调度的需求,并且要配置一套一体化电源系统,为二次设备及监控主机等重要设备稳定供电,确保整个光伏系统安全、稳定运行。

wKgZPGie5NWAKqjWAAKHdAlqpWk839.png

2、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系列

储能能量管理系统是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专门针对工商业储能电站研制的本地化能量管理系统,可实现了储能电站的数据采集、数据处理、数据存储、数据查询与分析、可视化监控、报警管理、统计报表、策略管理、历史曲线等功能。其中策略管理,支持多种控制策略选择,包含计划曲线、削峰填谷、需量控制、防逆流等。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下级各储能单元的统一监控和管理,还可以实现与上级调度系统和云平台的数据通讯与交互,既能接受上级调度指令,又可以满足远程监控与运维,确保储能系统安全、稳定、可靠、经济运行。

同时,系统对电池组性能进行实时监测及历史数据分析、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智能化的分配策略对电池组进行充放电控制,优化了电池性能,提高电池寿命。

wKgZO2ie5OWAX722AAIFjI668c8070.png

3、充电桩解决方案系列

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,对汽车充电站、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及各个充电桩进行不间断数据采集,实时监控充电桩的运行状态,及时发现并处理如充电机过温保护、输入输出过压等故障,并搭配限流式电气防火保护器,对线路中的剩余电流、温度及异常进行预警,当线路发生短路时,自动在150微秒内切断回路,无危险火花产生,起到短路灭弧的作用,及时切除火灾隐患,保障充电安全。

系统提供充电服务,并支持多种支付方式,包括但不限于投币、刷卡以及移动支付(如微信支付等),实现便捷的用户充电体验。对充电过程中的电能消耗进行精细化管理,支持电能统计分析,帮助用户掌握电能消耗情况。系统能够自动报警故障情况,便于快速响应和维护,确保充电设施正常运行。具备财务对账功能,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无误。

系统支持有序充电策略调度,实时监控变压器负载和汽车充电桩状态,汽车充电桩动态响应限制功率,从而优化电动汽车充电行为,减少对电网的冲击,并促进新能源的高效利用,解决变压器容量不足的难题。

wKgZO2ie5P6AD5EFAAHJ8v_mAFE614.png

4、光储充解决方案系列

“光储充" 一体化系统,即微电网,由分布式电源、用电负荷、配电设施、监控及保护装置等构成,是小型发配用电系统。长期以来,电动汽车充电站受限于土地资源短缺与电网接入难题,而该系统的问世,不仅解决了有限土地及电力容量资源下的配电网问题,还借助能量存储与优化配置,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的基本平衡。

储能充电一体化系统由储能系统与充电设施组成,聚焦区域充电站电力容量不足的痛点,主要解决其增容扩容难题。同时,该系统可参与电网调峰、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,支持短时离网运行,甚至能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配套设施,助力智能电网、智能充电、智能信息网的三网融合发展。

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研发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,专为企业微电网设计。该系统能对微电网的电源、电网、负荷、储能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控、诊断告警、全景分析、有序管理和高级控制,满足微电网运行监视全面化、安全分析智能化、调整控制前瞻化、全景分析动态化的需求。通过多种策略控制,可实现不同目标下源网荷储资源的灵活互动,有利于新能源高效利用、资源合理分配及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,还能减少电网建设投资,提升企业能源利用率,降低运行成本,达成节能降耗的目标。

wKgZPGie5Q2AJW6VAALg3iX6NeQ704.png

5、中央空调系统解决方案系列

中央空调系统有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(末端风系统)组成。在相同的客观环境下,末端设备的启停数量和风温、风速的设定决定了中央空调系统整体电耗水平。负荷调峰中央空调AI调优结合人工智能算法,实时预测冷/热负荷,及时调整主机运行参数,水泵调控参数、冷却塔风机控制参数,使系统运行效率*优,结合刚性与柔性调控策略,降低电负荷,避免超需量。

系统接入电力监控数据,实时采集变压器负荷数据;各水泵、风机安装变频器,变频器数据接入平台;接入室外温湿度数据;建立冷热源自控系统,实现设备自动运行。接入末端风设备,实现整体调控。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,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各指标与决策目标之间的关联度,最终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,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有效评价和决策,再有针对性地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:

负荷分级:按重要性分为一级和二级,先控二级。

柔性策略:不以满足舒适度为前提条件,控温、控风;使空调系统处于低负荷状态。

刚性策略:末端风设备关停、冷源按顺序关停主机及对应辅机。

逐级恢复:按负荷分级顺序恢复。

刚柔并济:或设备全开、运行在低负荷状态下;或设备逐级启动、运行在正常负荷状态下。

wKgZO2ie5RmAG3Z_AAJzxLQGVdo981.png